飞逝的时光在这里停留,一个被岁月浸润的古村,一种被传承千年的古艺,都在其沧桑中透露出昔日的繁盛。
查济古村深山幽谷中的璞玉
查济,一座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的古村落,隐于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,位于泾县、太平、青阳三县交界处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。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诗意宣城)
有人曾说,它是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。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、雅致,群山像巨掌环绕着它,而它就是手掌中的一件千年珍宝。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位恬淡隐忍的老者,虚怀若谷,敦厚古朴,不与世俗争锋,怡然自得。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爱跑青年户外旅行网)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皖南印象旅游)
“十里查镇九里烟,三溪汇流万户间,寺庙亭台塔影下,小桥流水杏花天”。这是对查济真实而美好的描述。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古徽派建筑,有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,有风雨斑驳的黛瓦白墙,仿佛一幅陈旧古老的水墨画,带着查济本身的风华气韵。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古镇落地图)
在查济,素有“奇葩三雕,交相辉映”之说。三雕是用在建筑上的木雕、砖雕和石雕。在查济的民居、祠堂、牌坊、桥梁等建筑上,处处散落着三雕的身影,或优雅,或雄浑,或繁复,姿态各异,美轮美奂。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爱跑青年户外旅行网)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古村落地图)
从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物件的讲究,建造时的敬业,一种对于美的不懈追求。有人评价说,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,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的辉煌。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皖南印象旅游)
在被时光遗忘的绝美古村落里,在烟雨斑驳淅沥的水汽弥漫中,查济的身影若明若暗,色彩愈发微妙,意境更加丰富。
泾县查济古村(图源:古村落地图)
在泾县,如果说查济古村是被时光遗留的绝美,那么另一处的宣纸文化园则是捕捉了时光的韵味。
宣纸文化园寻宣纸工艺之古韵
在青山碧水间,在白云深谷处,有这样一个地方,千年古艺传承不衰,辈辈盛誉经久不绝。
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(图源:中国宣纸文化园)
千年以来,这里守护传承着祖辈的智慧手艺,展现着宣纸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,诉说着风云跌宕的故事与传说,这里便是中国宣纸文化园。
它是集宣纸技艺展示、文化旅游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。园区秀木扶疏,修竹雅致,岗丘环拱,云雾缭绕。由中国宣纸博物馆、宣纸古作坊、宣纸古籍印刷、文房四宝体验园、宣纸陈列室、书画长廊(含书画家工作室)、文房四宝与书画市场、江南民俗园八部分组成。
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(图源:宣城发布)
于此,可参观传承千余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,了解纸、墨、笔、砚、扇、纸帘等制作工艺,了解中华文明古国渊远流长、得天独厚的宣纸传统文化。
中国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《历代名画记》、《新唐书》等典籍中,起于唐代,历代相沿。因唐代的泾县、宣城、宁国、旌德和太平等均属于宣州管辖,而据《宣州府志》载,宣纸主要集中在泾县一带,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“宣纸”。
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宣纸(摄影师:月明闻杜宇)
由于宣纸质地纯白细密,纹理清晰,宜书宜画,不蠹不腐,防腐防蛀,便有了“纸寿千年”、“纸中之王”的美称。
作画则墨韵清晰,层次分明,气势溢秀;写字则骨神兼备,跃然纸上,飞目生辉,形成了独特丰满的艺术效果,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。所谓“墨分五色”,即一笔落成。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宣纸题字作画。郭沫若也曾说“中国书法与绘画,离开了宣纸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”。
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《五马图》(图源:盛世收藏)
2006年,“宣纸制作技艺”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宣纸工艺(图源:书法超市)
纸寿千年、墨韵万变。这传承千年的古艺,将流逝的时光捕捉、融合、传承、创新,成长为时代更迭的美丽传说。古镇与古艺,让流逝的时间变得可以捕捉、可以感受,成为了立体的时代回忆记录册。
本文为企业推广,本网站不做任何建议,仅提供参考,作为信息展示!
推荐阅读:小米洗脸仪
网友评论
请登录后进行评论|
0条评论
请文明发言,还可以输入140字
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,请等候审核
小提示: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,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